金融危机并不是现代货币经济的产物,早在我国古代就爆发过多次金融危机。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金融危机——北宋钱荒。钱荒,是指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货币数量无法满足正常贸易需求,从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钱荒会导致“钱贵物轻”的现象出现,严重时会影响社会正常经济运行,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衰退。两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巅峰,明明是最繁华富庶的时代,“钱荒”又是如何发生的呢?01...
宋徽宗·赵佶风流天子出崇观,铁画银钩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中国几千年的文字发展史和书法演变史可以在历代货币上得到部分呈现。历代古钱币藏家们主要通过研究钱文书法来品评古钱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古代的钱文,在秦以前以大篆为主,如齐大刀的“即墨之法化”。秦时李斯改字体为小篆,如秦“半两”和汉“五铢”上的钱文都属于小篆。
我们可以将世界货币史简单地分为两个时期:称量货币时期和数量货币时期。称量货币称量货币,即重量货币,以金、银、铜等贵金属为主要币材,依靠币材的价值发挥货币职能,按照克重来换算价值进行交换流通。秦汉时的金饼,明清时的银锭等都属于称量货币。因贵金属货币可被溶解后重新铸造的特性,在实际流通过程中会出现贵金属中掺杂其他杂质,以及钱文重量与实际重量不相符等问题。因此,称量货币在流通时须通过成色鉴定和称衡重...
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旧唐书·食货志》隋唐之际,华夏大地结束了自魏晋以来多年的战乱,逐渐走向和平统一。先后出现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进一步巩固了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货币制度也在此时发生重大变革,中国封建经济由此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大唐初年,为了稳定经济,改变由于长期战乱带来的币制混乱,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
16世纪,英国财政大臣托马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1519-1579)提出了“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指出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在上一期的“策展人说”栏目中,我们带领大家回到了那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让大家了解了先秦货币的四大体系。时间来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三世而亡,随后是长达四百余年的两汉王朝。秦汉时期可以说为整个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奠定了基础。在货币流通领域,秦半两和汉五铢也成为了中国铜钱的奠基石。
七十五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检阅三军。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从此,一个伟大的国家和几亿伟大的人民,站起来了。这天,陈嘉庚先生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以满腔赤子真情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在漫长的中国货币史上,“钱”曾有许多称谓,如布、刀、化、泉、榆荚、孔方兄、阿堵物等等,其中“泉”是流传最广、持续最久的别称。本期展览小课堂将向大家解释说明的是:古代铜钱为什么会称“泉”?铜钱为什么称“泉”首先是字音上相通。泉,古音与“钱”通,因有财似源泉滚滚而来的说法,故自战国时起,便有人称钱为“泉”。《周礼·地官·泉府》贾公彦疏:“泉与钱,今古异名。”其次是由铜钱的外形演绎而来。秦始皇一统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致使人口增长、城市扩大、商贸增加。《战国策·赵策三》有载:“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经济有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铜铸币为主的四大货币体系,也就是我们本期“策展人说”要隆重介绍的先秦货币“四大金刚”:布币、刀币、圜钱、楚币。布 币布币由铲形农具钱、镈演变而来。《诗经·周颂·臣工》中记载:“命我众人,庤乃...
币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致使人口增长、城市扩大、商贸增加。《战国策·赵策三》有载:“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经济有了飞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铜铸币为主的四大货币体系,也就是我们本期“策展人说”要隆重介绍的先秦货币“四大金刚”:布币、刀币、圜钱、楚币。
联系方式:2188537、2182474 邮箱:wenbo@xmu.edu.cn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邮编:361005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