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孕育万千生命,
是广袤大地的本色;
它哺育华夏儿女,
是浩荡母亲河的底色;
它是我们中华儿女血脉里流淌的颜色;
它,就是中国黄。
《淮南子·天文训》有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在中国传统色中,黄色是承载生命和滋养大地的颜色,在五行中代表厚土,居于最尊贵的中央之位,是生命本源之色。中国黄,在华夏文明中既是尊严与权力的象征,更是一种流淌在血脉里的文明和信仰。
有一种黄,它温柔明媚,娇嫩欲滴,它比橙多了一抹青涩,又比黄多了一层润红,它就是杏黄色。它是夏日层层绿荫中俏立枝头的那一抹黄,从见到它的那一刻,嘴里似就已经开始分泌金津玉液。梅子青青杏子黄,是初夏里最动人的色彩,也是饥渴时最难忘的滋味。
人类博物馆馆藏这枚清寿山石山水人物印章,通体润泽,色泽杏黄,印面用小篆篆刻了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枚印章是1956年林惠祥在北京购买的,它长5厘米,高10厘米,选用寿山石整体雕篆而成,印钮雕刻了两名童子在苍松下嬉戏的场景,灵动活泼,颇得意趣。
寿山石,产自福建省福州市北郊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起于六朝,闻名于宋,兴于明,隆盛于清。寿山石中以田黄石最为名贵,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根据其色相不同,田黄亦可分为桂黄、杏黄、葵黄、芽黄等。
人类博物馆馆藏这件色泽杏黄的寿山石印,其色浓郁如脂,其质洁净如玉,观之高雅富丽,触之温润细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寿山印石。目前这件印石佳品正在人类博物馆一楼第二展厅书画展柜展出,欢迎各位前来品鉴。
文 稿|孙 雯
海报设计|李雨芊
排 版|连馨韵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
上一篇: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柠檬黄 · 新染鹅黄色未乾
下一篇:博物馆里的中国传统色 | 瓜皮绿 · 绿树阴浓夏日长
联系方式:2188537、2182474 邮箱:wenbo@xmu.edu.cn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邮编:361005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