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馆藏精品│清晚期五彩人物纹凤尾尊

时间:2018-07-12 16:18   点击::次 【我要打印】【关闭

要谈粉彩,不得不先提五彩。


五彩始于明代宣德年间,虽并非五色皆备,但釉色中绿为必备,若需色,都以釉下青花代之,故亦称“青花五彩”。


釉下彩:将用色料绘饰好的成型胚胎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的方法,以青花瓷为代表

釉上彩: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绘饰,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以斗彩、粉彩为代表


(青花五彩)


清康熙年间,五彩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景德镇制瓷匠创造性地用釉上彩取代过去所用的釉下青花,还大胆地将彩用于装饰。这时的五彩不仅有五种颜色,还纯粹地采用釉上彩的方法,势不可挡地改变了青花五彩占主流的局面,人们称其为“康熙五彩”。因其色彩浓烈厚实,故也称“硬彩”。


(康熙五彩)


《陶雅》云:“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相比于康熙五彩,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


粉彩之萌芽可以追溯至康熙中晚期。那时景德镇窑开始在五彩的基础上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仅是在红花中运用粉彩点染。到了雍正年间,粉彩瓷在造型、施釉及彩绘方面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渲染,突出阴阳浓淡的立体感;色彩丰富,打破以往瓷器色彩单调的局面,以娇艳柔丽而扬名;图案纹饰多样,有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等。乾隆将繁华盛世推向了极致,景德镇的制瓷业亦盛极一时,集历代之大成者于一身。是故清三代的粉彩瓷,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


清晚期五彩人物纹凤尾尊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馆内所藏“清晚期五彩人物纹凤尾尊”色泽莹亮,色彩饱和度不如硬彩般大,尽显淡雅。图中描画细致入微,风格趋向于工笔绘画之方法,瓶身人物目光炯炯,神采奕奕;瓶颈仙鹤姿态挺拔,皎皎双翼,怡然自在。


参考资料:

《浅析康雍乾的粉彩瓷》.陈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