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10日,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副会长董建辉教授出席了在山东枣庄学院召开的“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2017年年会”。
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会长李红杰,国家民委研究室科研管理处处长张世保,国家民委研究室五处处长刘丽丽、副处长刘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纳日碧力戈,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副会长陈建樾、田阡,枣庄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东,副校长明清河,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会议由枣庄学院副校长明清河主持。
董建辉教授发表了“关于台湾原住民称谓的思考”的主旨演讲,就大陆使用的“高山族”、“台湾少数民族”与台湾使用的“原住民”与“原住民族”等称谓进行了梳理,比较了其间的异同,并就使用“台湾少数民族”这一称谓带来的困扰做了深入分析。他主张,在现阶段的学术研究中,还是使用“原住民族”的称谓比较适当,或者干脆沿用大陆学界近年来的做法,称台湾高山族为“台湾世居民族”。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此次会议主题“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中的话语权问题”,分别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的角度,就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多民族国家整合中的“狼马效应”、民族地理信息数据建设、海峡两岸民族认定的差异及其影响、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教师教育、台湾民族服饰、祭祀等问题展开了探讨。会后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及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